麥浪滾滾,又是一年麥收季。眼下,山東各地小麥陸續成熟,即將進入大面積開鐮時期,麥田里一派忙碌景象。農民正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備戰“三夏”生產,加快小麥收割進度,確保6000多萬畝小麥顆粒歸倉。
“最近要注意天氣變化,充分利用好履帶式聯合收割機等各種農機具收獲小麥,及時進行烘干晾曬,確保不要造成額外的損失。”在菏澤市巨野縣大義鎮孔樓村,巨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畢研存正與種植戶交流當前小麥收獲的要點,指導種植戶搶管、搶收。
今年,巨野縣小麥總播種面積85萬畝,發揮農機合作社主力軍作用,組織和調度聯合收割機2400余臺、其他農業機械1萬余臺,設立6個農機跨區域接待站,做好機械調度、作業信息發布、機械搶險等服務,多措并舉做好機械收獲提質減損,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在菏澤市牡丹區安興鎮安興集村,兩輛大型聯合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種糧大戶裴潤利正在麥田里來回忙碌,他今年種植的300多畝小麥迎來豐收。“兩臺收割機也就是兩天的時間就能收完。”據悉,安興鎮統籌推進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等工作,麥稈打捆后可直接運送至轄區的生物發電廠,實現秸稈效益最大化。
泰安市岱岳區馬莊鎮地處汶陽田腹地,大汶河穿流而過沖積形成大片平原,土壤肥沃、耕作便利。微風吹拂下,麥浪滾滾,成熟的麥穗發出嗦嗦的響聲,大型、小型收割機在田野間“乘風破浪”,收斂的麥粒傾瀉而下裝入卡車里,粒粒歸倉。
據了解,岱岳區今年小麥種植面積24.6萬畝,目前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夏糧收購工作同步啟動。為切實抓好小麥搶收工作,岱岳區計劃投入各類農業機械8500臺(套),成熟一片搶收一片,爭取用10天至15天時間完成全區小麥搶收任務。
泰安市新泰市30多萬畝小麥豐收在望,搶收搶種大會戰已全面打響。該市樓德鎮華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的60多臺機器全部派出作業。隨著小麥聯合收獲機緩緩駛過,金黃色的麥粒便從倉門傾瀉而下,玉米播種機緊隨其后,邊耕地邊播種,直接把玉米種子播種在麥茬地里,小麥收獲、秸稈還田、精量施肥、耕播一體,整個作業過程“一氣呵成”。
據了解,“三夏”時節,新泰市共投入各類農機裝備1.3萬余臺套,其中,小麥聯合收獲機2000多臺,玉米播種機超5000臺,保障夏收夏種工作有序推進。針對當地地形地貌多樣的特點,該市推廣訂單作業、托管服務和“一條龍”作業服務等方式,以農機、農技合作社為依托,建立30多個大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農耕,實現糧食從“耕、種、管、收”到烘干全程機械化作業。
棗莊滕州市是農業大縣、產糧大縣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全市耕地面積120余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60萬畝,總產量80萬噸以上。“麥熟一晌,龍口奪糧。搶抓好天氣抓緊作業。”時下,在棗莊市滕州市西崗鎮、官橋鎮、東郭鎮等地,伴隨收割機勻速行進,顆顆飽滿麥粒被源源不斷地送進了運輸車。
“最初麥苗出苗不齊,在農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科學增加肥料、進行噴霧葉面施肥,小麥顆粒大、飽滿、產量高,畝產也不錯。”東郭鎮邵疃村的黨支部書記胡景耀在本村2468畝麥田收割現場,和村民一起看品質、估產量、忙收割。
連續式烘干塔配套智能化恒溫糧倉,可以實現糧食保管損耗低于0.9%,這也成為齊河縣“噸半糧”生產建設能力的重要一環。在該縣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焦廟烘干倉儲設施設備現場,工作人員正提前對烘干設備進行檢修調試,確保設備在夏糧豐收關鍵時期正常運行。據介紹,眼下,夏糧烘干準備工作已接近完成,烘干塔項目將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補齊產后處理短板,促進全鏈條減損降耗。
當前,齊河縣建成以國有烘干力量為主、民營烘干力量為輔的糧食烘干網絡全覆蓋,提供代烘干、代加工、代存儲、代清理、代銷售的糧食“五代”服務,服務約40萬農戶、耕地面積130萬畝,可滿足全縣27億斤年糧食總產量烘干需求;已建成的33座連續式烘干塔,日烘干能力達到10800噸,配套建設5000噸以上智能化恒溫糧倉38座,總倉容達19萬噸。同時,通過應用“物聯網+智能化”儲糧技術,實現糧食庫存“低溫、低氧、低能耗”,糧食保管損耗低于0.9%,每年可節糧減損7000噸。
目前,山東已發放跨區作業證2.8萬張,建立了審批服務“綠色通道”,確保農機跨區轉運通暢。為確保2023年“三夏”農機跨區作業的順利進行,蘭陵縣聚焦農機年檢往返縣城不方便的問題,成立流動下鄉涉農服務隊,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和便攜式打印機,實現了“家門口年檢、即時發證”的服務新模式。
在“送檢上門”過程中,工作人員提前通知轄區內機主、農機合作社,將符合年檢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及其行駛證,帶到現場辦理年檢和登記工作。達到檢驗標準的統一發放跨區作業證。同時進一步加強安全作業意識培訓,從而杜絕農機違章載人、超速超載、無牌無證、酒后駕駛等違法行為。據統計,2023年“三夏”期間,蘭陵縣230余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參與跨區作業,截至目前已發放跨區作業證51張。
據悉,今年“三夏”期間,山東預計上陣150萬臺套農業機械,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19萬臺、玉米播種機24萬臺。同時,設立700座農機用油保供加油站,開辟專享綠色通道,確保農機用油供應充足,省內省外農機手同享用油優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