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天長蘆葦葉熱銷迎端午[06-01]
- 綠水青山的中國丨“兩山”理念誕生地的富美之變[05-29]
- 北京推出七處大尺度郁金香花海觀賞地[05-06]
- 40年來首次落地中國,第九屆國際月季大會即將在京舉辦[04-29]
- 北京今年將建成100個社區微花園[04-28]
- 西藏:“好生態能換錢,逐漸成了共識”[04-21]
- 秸稈變治沙“神器”,沙海變“藍海”[04-16]
青山綠水是浙江最鮮明的底色。近年來,浙江全省各地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筑牢綠色生態屏障的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林業生態富民產業,挖掘培育“森林糧庫、錢庫”價值,多措并舉盤活森林資源,不斷拓寬就業增收空間,讓浙江的青山綠水不斷煥發勃勃生機,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為推動全市林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以來,贛州市建立“林長+林改”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實施完善一批林權數字化、健全一批涉林服務、建強一支基層隊伍、建設一批示范林場、辦好一本收益權證、搭建一個交易平臺、探索一批金融支持政策、打造一條產業示范帶等“八個一”重點工作,做好“四道加法”。
夏日的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田頭鄉泥潭村,云霧在山間彌漫,錯落有致的民居點綴其間,果園、茶園、稻田等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大別山腹地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今年以來,海西州開展“綠盾2025”林草植物檢疫執法行動,多措并舉筑牢林草有害生物防控防線。高位謀劃,印發通知明確方向,各地制定方案推進,舉辦培訓班提升基層人員專業素養。多維聯動,產地檢疫全面排查,調運檢疫構建閉環,木材檢疫排查涉木場所,創新聯防聯控機制,凝聚協同治理合力。立體宣傳,結合活動普及知識,提升全民防范意識。下一步,海西州將強化宣傳、完善復檢、加大執法、深化聯防,深入推進行動,守護生態安全。
寧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和林業草原局聯合印發實施方案,通過部門聯動、數據共享和技術統籌,實現自然資源調查工作的統一標準和協同推進。兩部門共同編制工作方案,同步開展調查舉證,解決地理底圖不一致等問題,形成共建共享的調查監測成果。明確工作流程,采用集中與日常監測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變化圖斑信息,通過“國土調查云”平臺共享數據,支撐自然資源和林草管理工作。
2024年12月1日進入防期以來,大理州針對“火源管控力度不夠、人民防線筑得不牢”等問題,采取多項措施推動防滅火工作落地見效。一是明確工作職責,嚴格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強化“林長制”作用,將防控責任壓實到最小單元。二是聚焦源頭管控,加大重點時段和關鍵部位的風險隱患排查力度,采取多種措施堵住火源。三是廣泛開展宣傳,通過“七大”宣傳工程,強化以案釋法,提升全民防火意識。四是強化監測能力,結合“人防”和“技防”,加大野外違規用火監測力度,提前部署應急力量。五是加大督促檢查,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推動問題隱患整改。六是提前做好準備,嚴格執行24小時值帶班制度,加強撲火隊伍訓練和實戰演練,確保火情早發現、早處置。
近日,中國林科院木工所李改云研究員牽頭編著的《沉香品質研究》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