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褐倭狐猴是104種瀕臨滅絕的狐猴之一,人類抵達馬達加斯加后已有17種狐猴滅絕。
近日,英國《自然·通訊》雜志發表一項研究稱,以馬達加斯加為例,生物多樣性可能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人類抵達前水平。
馬達加斯加生活著許多獨一無二的動物物種,包括環尾狐猴、馬達加斯加長尾靈貓,還有世界上最小的變色龍。很多這些物種都因為人類影響瀕臨滅絕,這些人類影響包括森林砍伐、打獵和氣候變化。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科學家量化了人類對馬達加斯加動物的破壞程度,并預測了未來的結局。他們收集了包含249種現生哺乳動物和最近滅絕的哺乳動物的完整數據集,包括人類首次抵達該島后不久消失的物種,如大狐猴和倭河馬等多個物種。通過將這些數據與物種演化歷史以及它們隨時間的地理分布的統計模型相結合,團隊發現,如果當前的威脅不加緩解,馬達加斯加將需要300萬年才能恢復自人類抵達以來所消失的物種。此外,如果當前的瀕危物種也發生滅絕,馬達加斯加將需要超過2000萬年的時間才能恢復。
團隊同時發現,馬達加斯加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物種數量在過去10年里大幅增加,從2010年的56種增加到2021年的128種。
研究人員警告稱,如果不及時采取保育行動,馬達加斯加生物多樣性所受到的影響可能會長達幾百萬年。
下一篇:遼寧六大變化推進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