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江西遂川林區,青山疊翠、郁郁蔥蔥。遂川縣是林業大縣,森林覆蓋率高達79.13%。近年來,遂川縣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通過探索林下種植、森林康養等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不砍一棵樹,一樣能致富”的綠色發展路徑。截至2024年,全縣林下經濟面積達14.6萬畝,總產值突破7.2億元,帶動8.5萬人增收。
走進遂川縣碧洲鎮黃崗村,林下多花黃精茁壯生長。這片中藥材基地有506畝,是云嶺林場與春秋公司合作的成果。林場負責種植管護,企業預付資金保底收購,農戶通過務工實現增收,僅種植環節發放的工資就超過40萬元。
離黃崗村不遠的雩田鎮長盛村,千畝水梔子和枳殼基地則展現了機械化耕作的效率。這里由瀚辰公司提供種苗和技術,云嶺林場負責全流程管理,帶動百余名村民務工,村民可獲得報酬48萬元。
如今,“林場/合作社+公司+農戶”類似的合作模式在全縣遍地開花。宜欣公司流轉山場1.9萬畝,帶動21個村、580戶林農年均增收4000余元,枳殼、梔子等道地中藥材產品銷往全國。
如果說林下種植是點綠成“金”,那么森林景觀利用則是借景生“金”。
在五指峰林場五指峰森林康養基地,一條“三杉”步道串聯起小微濕地、天門瀑布等景點,吸引游客紛至沓來。2024年基地運營以來,旅游創收30多萬元,被井岡山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列為實踐基地,成為集休閑、研學、康養于一體的熱門目的地。大壩里康養基地探索打造“森林康養+度假養老”“森林游玩+人文教育”等融合發展的旅游打卡地,接待游客量從2021年的2000人次,增加到2024年的1.2萬人次。
除此之外,遂川縣深挖區域特色,推動“一鄉一品”差異化發展。高坪鎮的高山中藥材、湯湖鎮的生態茶葉、大坑鄉的林下養蜂、衙前鎮的竹產業……目前,“華云仙”蜂蜜年產值超750萬元,山蒼子香精香料躋身全國三大出口基地。
目前,遂川縣規劃建設筑峰頂萬畝高山中藥農業綜合體,集種植、加工、康養于一體,引入30余種道地藥材,預計3年內產業產值破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