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印江自治縣17個鄉鎮(街道)掀起了“樹上油庫”上春山的種植比拼熱潮,全力推進10萬畝山桐子移栽。
在朗溪鎮坪柳村,80多名務工群眾正在茶園里套種山桐子,除草、整地、打窩、施肥、漿根、覆土……大家干得熱火朝天。
“老鄉,還要挖深點。”“栽好之后要馬上澆水。”“一定要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要求。”……印江自治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勝冰在現場仔細指導著村民進行種植。
朗溪鎮今年發展3700畝山桐子,其中坪柳村1500畝,村里從正月初八開始動工,目前已進入尾聲。
同樣,在合水鎮興旺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種滿了山桐子。全村已種下1300多畝,村民們正在加緊打窩,爭取早日完成1500畝的種植任務。
“在家門口打工,每天能賺80塊錢。”正在勞作的村民代貴娥開心地說。
“正月初六就全面動工,每天有400多名本地群眾參與種植。”合水鎮副鎮長何青松介紹,合水鎮通過選優經營主體,吸納護林員、村干部及強村富民公司領辦山桐子產業,今年在全鎮29個村同步發展山桐子4300畝。
山桐子樹干挺直,樹葉肥大濃密有光澤,花為黃綠色,清香宜人。入秋后,果穗掛滿紅色果實,鮮艷奪目,極具觀賞價值。
此外,山桐子主根少,側根系發達,在淺土層亦能生長,對土層的固著能力強。其枝葉繁茂,成林郁閉度較高,能有效降低雨水對地表的侵蝕沖刷。對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綠化荒山,減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具有較好的生態防護功能。
2023年,印江與貴州靈智林業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發展山桐子5萬畝。
今年,印江與貴州省林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繼續大力發展山桐子產業,計劃種植山桐子10萬畝。
為加強山桐子產業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印江組建了縣山桐子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各鄉鎮 (街道)也組建工作專班,縣、鄉、村三級聯動,有序推進山桐子產業建設發展。
印江大力鼓勵農戶參與山桐子種植和管理,農戶務工費占整個項目總投資的60%以上。楊勝冰說,預計今年至少將發放5000萬元務工費給老百姓。
山桐子一般3至4年可掛果,初果期4至8年,平均畝產1000公斤左右;盛果期長達50至70年,平均畝產鮮果2000公斤左右,近年市場收購價2元/斤左右。山桐子含油量高,出油率是油茶的4倍、核桃的3倍、油橄欖的1.5倍。
為建設山桐子全產業鏈,印江自治縣政府與省林發公司合作,今年建成年產1萬噸山桐子油生產線及配套油餅生產線,2026年前建成年產10萬噸山桐子精深加工生產線及配套相關科研及產業鏈生產線。
楊勝冰介紹,目前印江兩大支柱產業茶葉和食用菌已形成一定規模,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發揮了龍頭作用。但受空間布局、耕地保護和勞動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茶葉和食用菌在擴面上受到較大的制約,而種植山桐子是一項有益的嘗試,印江將舉全縣之力推進山桐子種植,在拓寬“兩山”轉化路徑上出新績,努力將山桐子打造成第三大支柱產業。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貴州建設100萬畝山桐子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