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暖花開,茉莉六合”首屆中國(六合)金陵國卉牡丹節,在竹鎮千畝牡丹園絢麗的花海中開園。南京林業大學教學實習基地、金陵國卉書畫院分別揭牌,云錦牡丹旗袍融合儀式同時舉行。
牡丹,雍容華貴,美艷絕塵,被譽為花中之王,并一直被人們視為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征。金陵國卉牡丹園位于六合西部,寧淮、寧蚌兩大交通主干線之一的“西部干線”以北路旁。
“園主”張文獻祖籍是安徽亳州人,上世紀80年代末來到南京,辛苦創業后定居南京,這一待就是半輩子。后來,他抓住祖國鄉村振興的好機遇,扎根六合,扎根竹鎮鎮,以牡丹花為媒,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
2015年,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方興未艾,張文獻注冊成立南京捷利牡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竹鎮鎮大泉村投資創建千畝牡丹園。每年三四月間,清風徐來,牡丹花開,一片片花瓣晶瑩剔透,分外嬌嫩。
在牡丹旗袍秀開場后,牡丹節組委會主任、南京鐘山文化研究會會長戴中禮首先致辭,他說:“牡丹節是一個充分體現以花為媒,以文化為精髓,以產業發展為目的的鄉村振興大融合。在省市科研院所的技術指導以及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牡丹園經過近6年的建設,已經成為一座花的海洋,年年游人如織。今屆花展,除了牡丹,園內櫻花、海棠、芍藥花、玫瑰等也競相開放。我們要匯集各方力量,把牡丹節打造成一個花卉產業與文旅產業相結合的新亮點。”
省中科院中山植物研究所湯詩杰研究員在發言中深有感觸地說:“自2015年,中山植物研究所與捷利牡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合作,以科技為先導,以發展生態、循環經濟為主線,完善牡丹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推進牡丹產業化。開展了油用牡丹的資源收集、種苗繁育等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獲得并完成多項省級科研項目。”
捷利牡丹運營總監張瑛就牡丹園形成的綠色產業鏈,即牡丹根可以入藥、籽可榨油、花可制茶等一系列牡丹衍生產品作了推介;茉莉六合公用品牌運營總監朱家棟,就茉莉六合品牌的延伸,創新農旅融合新思路,助力鄉村三產融合發展作了介紹。
南京捷利牡丹公司在大力發展牡丹林下經濟的模式下,積極對接科研院校。開園之日,捷利牡丹園正式成為南京林業大學教學實習基地。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姜姜副院長向捷利牡丹公司張文獻授牌。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云錦,與古典旗袍的融合,也成為牡丹節開園的亮點。云旗匯的佳麗優雅的表演,與盛開的各色牡丹相映生輝。
千百年來,牡丹不但以其天姿國色,為天下花圃爭輝,還在無數藝術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卓越風采。今屆牡丹展,一款款紅旗轎車也出現在花海中,成為賞花人的打卡地。牡丹籽油等各種農副產品也設有直銷專柜,特色健康小吃擺攤設點,讓游客賞花中可以帶貨、品嘗美食。
由南京市企業家攝影協會承辦的首屆金陵國卉牡丹節攝影大賽同日啟動。大賽旨在反映金陵國卉牡丹園花卉景觀的人文、自然風光;反映牡丹園建設者、維護者和志愿者為創建牡丹園、興辦牡丹節所做的貢獻及良好的精神風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