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樹種豐富,林地有限。當不少地區還為魚與熊掌兩難抉擇時,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北五林場的500畝“澳洲堅果+油茶”示范基地,2022年收獲澳洲堅果約1萬公斤、油茶鮮果3萬公斤,總產值超過68萬元,澳洲堅果林間種植油茶復合經營模式獲得雙重收益。
2月10日,廣西油茶產業發展暨國家儲備林建設現場推進會的與會代表走進北五林場“澳洲堅果+油茶”示范基地,看到同一片林地上澳洲堅果樹枝頭新綠初萌、油茶樹上幼果漸現。堅果與油茶共生共榮的和諧畫面,驗證了“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科學可行,為各地挖掘油茶造林用地潛力打開了思路。
2022年,廣西完成油茶新造林26.5萬畝、低產林改造32.3萬畝,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創建油茶“雙高”示范園14個、“雙高”示范點100個。這一系列成績離不開廣西多措并舉拓展造林用地空間的努力。
今年,廣西繼續推廣“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明確國家儲備林項目支持、合理調整公益林等綜合施策發展油茶“林中林”,為保障油茶造林用地再建新功。
“油茶+N”科學可行
今年2月,自治區林業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聯合印發《廣西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2023年到2025年力爭完成油茶新造林276萬畝、低產林改造151萬畝任務,全區油茶種植面積發展到1152萬畝以上,油茶籽產量100萬噸以上,年產茶油25.6萬噸,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給廣西的“十四五”期間油茶生產任務,基本實現全區油茶“雙千”計劃目標,力爭建成全國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如何實現油茶擴種有地、其他產業持續發展?充分利用油茶與其他樹種共生互利原理和生態群落空間結構原理,推廣“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勢在必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二級巡視員、教授級高工蔣桂雄說,根據廣西各地森林資源類型和自然條件,按照適地適樹、兼顧生態經濟多種功能原則,可將油茶與用材林、珍貴樹種、其他經濟林進行復合套種,主要推廣“油茶+桉樹大徑材”“油茶+杉木大徑材”“油茶+茶葉”“油茶+核桃”“油茶+中藥材”“油茶+珍貴樹種”等模式。此外,還可選擇本地重點發展的其他品種如花生、大豆等油料作物套種。
2019年春季,三門江林場在江口分場約400畝桉樹林地試驗“油茶+桉樹大徑材”模式,之后又嘗試“油茶+米老排/天冬”等模式,有效解決油茶低產低效問題。目前,林場“油茶+N”復合經營模式面積約4000畝,成功經驗在全區推廣。
在現場會參觀點之一的維都林場“油茶+N”復合經營示范基地,與會代表們看到,林場將原桉樹林采伐后種植香花油茶,保留林地邊緣、山脊2—3行桉樹以培育大徑材或在采伐基地四周呈“口”字形種植2—3行桉樹或香合歡。
維都林場場長楊家強介紹,2022年7月,林場以“香花油茶+6年生桉樹”“香花油茶+桉樹/香合歡”模式啟動“油茶+N”復合經營示范基地建設,規模116.5畝。同時,還探索出“油茶+森林康養”“油茶+林下經濟”等模式。
目前,維都林場屬地來賓市多點推廣“油茶+桉樹大徑材”“油茶+澳洲堅果”“油茶+茶葉”等復合經營模式,全市套種面積2500畝。
深度融合國儲林
2022年,平南縣充分發揮國儲林項目在統籌綠色資源、強化資金保障方面的關鍵性作用,率先實施“國家儲備林+油茶”模式,將發展油茶產業納入國儲林項目建設規劃,作為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河池市強化多元投入,破解投融資難題,推動資金保障政策落地,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等項目資金,合理調配鄉村振興產業銜接資金,重點支持油茶產業發展,2017—2021年累計投入資金超過11億元。同時,深入融合國儲林項目資金,配套開展油茶產業園建設,推廣“區直林場+合作社+農戶”等模式,開展油茶專業化托管服務,增強木本油料儲備能力。
百色市在全區首創整市推進國儲林建設模式,2021年10月提出,到2025年和2030年分別完成200萬畝和600萬畝國儲林建設任務。2022年,全市新增備案入庫國儲林貸款項目13個,總投資114.4億元。同時,在項目融資和林地收儲上探索全市普惠政策,著力突破林地落實和融資瓶頸。截至目前,全市林地收儲面積突破25.28萬畝,貸款融資規模達到2.77億元,摸底林地面積近60萬畝。
來賓市已規劃到2025年全市國儲林貸款50億元以上,建成國儲林示范基地50萬畝以上,嚴格落實國儲林項目20%面積必須用于油茶種植的要求,為油茶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來源和用地保障。
合理調整生態林
自治區林業局下達三門江林場三年油茶造林任務4萬畝,其中場外3萬畝、場內1萬畝。三門江林場已與賀州市八步區林業局簽訂協議,合作建設5萬畝油茶基地,先由林業局協調公益林調整后,再由林場投資種植。
2023年任務為3000畝,三門江林場計劃完成油茶造林8000畝,從分場調出3000畝公益林、八步區黃洞林場調出5000畝公益林后即可種植。
為保障油茶生產用地,上思縣已召集全縣鄉鎮政府主要領導召開調整部分公益林保障油茶生產用地工作推進會,實地踏勘可調整范圍內公益林林班。目前,已上報調整面積1.4萬畝,待上報面積有0.9萬畝。
《廣西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允許依規將坡度較緩、土層較厚、不易產生水土流失、適宜種植油茶的二級國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調整為商品林,用于種植油茶;允許對劃入公益林的油茶林,采取帶狀更新、高接換冠等方式實現低產林改造;允許將現狀為油茶的公益林調整為商品林,將油茶納入森林監測統計范圍,確保擴種、改造油茶不影響林地保有量。
在推進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局長蔡中平表示,用好用足政策紅利,將二級國家公益林、地方公益林調整為商品林用于種植油茶,解決公益林補償低、群眾意見大的問題,能更充分調動農民種植油茶積極性。
為保障油茶種植用地,挖掘發展潛力,《方案》提出,各地要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管控規則,規劃造林綠化空間,嚴格按照計劃落實新增油茶種植用地。同時,積極引導在未納入耕地后備資源的荒山荒坡上種植油茶;鼓勵利用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森林防火隔離帶、電力走廊林帶、房前屋后“四旁”地等各類非耕地國土資源種植油茶;鼓勵通過林地流轉、合作造林、發放碳票等方式發展油茶。此外,對油茶生產任務量大、任務完成好的地區,自治區予以林地定額獎勵。
上一篇:湖南洪江奏響油茶產業發展富民曲
下一篇:江西萬載油茶種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