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11月1日,2020中國(中山)花木產業大會在廣東中山橫欄召開。
多彩的花卉植物、多樣的展會活動、豐盛的中山美食等,令省內外客商紛至沓來,當地居民更是扶老攜幼前來賞鮮花、品美食。
記者雖然忙碌,也強烈感受到處處洋溢著熱鬧、歡樂的節日氛圍。
這是一場以植物的名義舉辦的大派對。
植物產品新奇豐富
植物當然是這場派對的主角。
是不是覺得繡球、國蘭、蝴蝶蘭、矮牽牛等品種過于尋常?華南地區的植物展,當然會有不同。
熱帶蘭花品種豐富、花色艷麗,花期長達數月,在現場眾多展位幾乎隨處可見,花開正艷的各種石斛尤其搶眼。
中國熱帶農科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展出了10多種石斛,展臺花團錦簇,煞是迷人。
中山市金多彩花木場專營熱帶蘭花10多年,此次現場促銷吸引大量顧客,勢如搶購。
記者想認識一些品種,無奈女老板太忙,根本無暇顧及,加上廣東腔實在難懂,一個名字都沒聽清。不過,當場還是認出了嬌艷似火、花瓣細長的火焰蘭,“一盆100元”。
在“翻譯”的臨時幫助下,記者勉強得知:花木場一年銷售各種蘭花近10萬株,基本是個人消費。
風鈴木也是一大熱門。
作為觀花大喬木,風鈴木樹高10米以上,有白花、紅花、黃花等不同色系,一到冬季,疏朗的枝條上綴滿一團一團的花球,“除了花還是花,美得讓人窒息”。
2018年,中山卉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苗木研究院,開展風鈴木組培育苗研發。
公司董事長梁申華也是橫欄鎮花木協會會長。他告訴我,目前,公司擁有3000平方米組培工廠,已收集40多個品種,培育10萬棵小苗,“預計2021年產能迎來暴發期,年產種苗100萬棵左右”。
現場展出的一年生盆栽組培苗,株高已普遍在40厘米以上。
可能令你想不到的是,就算那些常見品種,在現場也屢屢以新產品形態吸引你的目光。
盆栽向日葵來自廣東大觀農業科技公司。
“在今年國慶節,南沙公園臨時布置上千平方米的向日葵花海,一夜成景,極受游客歡迎。”見我在一排盆栽向日葵前駐足良久,工作人員熱情介紹。
華南地區的植物展,三角梅當然不會缺席。以往,三角梅常作綠化品種,被開發成家庭消費產品的不太多。
在一家福建企業展位,有幾十元一盆的三角梅小盆景,也有上萬元的大型古樁盆景;水培三角梅同樣少見,售價很親民。
廣大蝴蝶蘭有限公司的微型蝴蝶蘭種在一個只有小茶杯大小的花盆里,株高不超過10厘米,非常討巧。
一看見它,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買一盆放辦公桌上,非常適宜。
“養一兩周,不喜歡再換一盆,也就幾塊錢。”旁邊有兩位年輕人也在把玩一盆。
除了龍船花、變葉木、礬根、羅漢松等大眾熟悉的品種,在現場,你總能發現一些驚喜。
展會活動精彩紛呈
展會期間,現場活動豐富多彩,分專題活動、特色展覽、文體娛樂活動,共15項。
開幕式上,橫欄鎮省級農業科技園正式宣布成立,成為中山首個省級農業科技園。
科技園在打造華南花木產業集散中心的基礎上,同步建設華南花木產業科研中心。廣東省科技廳派出專業團隊、統籌地方科技發展資金,支持橫欄建設花木產業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助力花木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除了開幕式,主題演講、全省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研討會、農村科技特派員座談會、全國重點協會及企業聯席會、園藝技能大賽等專題活動相繼舉辦。
全國重點地區花木產業推介暨供需對接會是系列活動一大亮點,圍繞橫欄花木產業園發展規劃,重點從研發、生產、采購等方面進行產業推介和供需對接。
廣東、福建、廣西、海南、湖南、貴州等地花卉協會負責人就目前各地及區域內產業形勢進行分析探討、交流經驗。廣州花卉研究中心、七彩林科、國光、鐵漢、普邦等近百家重點企業代表參與供需對接。活動由業內知名策劃人朱廷樸主持。
大會正式開幕前,廣東省現代花卉產業園聯盟成立大會于10月28日舉辦。
來自廣東全省各地的10家農業(花卉)產業園組成聯盟,以提升產品品質、促進區域協作發展為目標,促進花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廣東花卉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打造廣東花卉品牌,提升廣東花卉產業影響力、核心競爭力。
大會的特色展覽活動有4項:地區花木展安排特裝展位80個,邀請全國各地的協會、上市公司、重點企業及省內、市內主要花卉協會、企業參展;結對幫扶成果展設置40個展位,由中山對口幫扶地區展銷花木、園藝產品;園藝精品展邀請省內陳村、芳村、順德的園藝公司,展銷三角梅、盆景等精品;橫欄花木展由鎮村花木協會及當地企業參加,將主會場沿線花木場打造成特色展區。
150多家參展商來自全國16個省(區、市),數量是去年的3倍多,為歷年之最。
根據主辦方發布的數據,大會前期落實近10億元采購合同,預計最終將達20億元。
文體娛樂活動包括中山特色美食節、第四屆西江健步跑(走)活動、“中山之夜”文藝晚會以及郵票設計大賽等4項。
美食節在主會場舉辦,人氣爆棚,同時服務參展商和普通觀眾。
在美食區,人山人海的場景讓我驚呆了。總共30個美食攤位,每個攤位前都是人頭攢動。
鮮花、美食同場獻藝,這種模式可真是頭一次體驗。
在就餐區,偶遇海南省花卉協會會長余長龍,給我介紹了他的三角梅項目。
“目前,園區已流轉土地上萬畝,投資總規模將達8億元。作為文旅項目,園區內有民宿、酒店、美食、采摘等多元業態。”
他認為,未來,海南全島可以打造成三角梅島,其文旅品牌效應可以比肩日本櫻花,“海南三角梅產業前景不可限量”。
品嘗美食的同時,交流產業心得,不亦快哉!
提質增效已成趨勢
大會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和中山市政府主辦,中山市農業農村局和中山市橫欄鎮政府承辦。
小到袋苗、大到喬木,橫欄花木產能發達、業態完備,是華南地區主要的綠化苗木集散地,年銷售額約30億元。
目前,橫欄花木基地已由傳統種植轉向集種植、銷售、物流、展示、研發于一體的大型花木產銷中心。以此為契機,橫欄正積極籌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此次大會成為業內洞察產業趨勢的一次良機。
在主題演講中,中國農業大學劉青林教授介紹,2012年廣東省觀賞苗木種植面積40966公頃,2018年為41270公頃,幾乎沒有增長;同期,全國觀賞苗木種植面積從637723公頃上升至843518公頃,增幅高達32%。
不靠擴大規模來增加產值,廣東花木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
在全國重點地區花木產業推介暨供需對接會環節,廣東省花協負責人說,2019年廣東花木種植面積123.96萬畝,同比僅增長5.3%;2019年銷售額236.78億元,同比增長19.24%。
銷售額增幅遠高于種植規模增幅,表明內生性增長、高質量發展已成為廣東花木經濟的新常態。
當前,苗糧沖突日漸為社會所關注,退苗還糧也在不少地區提上日程。
在此背景下,橫欄花木經濟獨有的高效模式無疑值得深入剖析、用心借鑒。
橫欄擁有不同規模的花木企業2600多家,其中,畝均銷售額逾10萬元甚至數十萬元者不乏其人。這對其他一味靠擴大種植規模以提高產出的花木產區而言,幾乎就是一個傳奇。
從這次花木產業大會辦會模式和實際效果看,橫欄花木經濟的優勢確實令人難望其項背。
會期4天,現場始終人如潮涌,大會撤展也因此推遲一天。這在同類展會中,幾乎絕無僅有。
會場由主產區三沙村的一條花木大道臨時改造搭建而成。梁申華告訴我,他的好多業務伙伴因為臨時參會,進不來,讓他幫忙找證件進場。
從這些細節,我感受到,橫欄花木經濟的確與眾不同。
如今,成立省級農業科技園后,橫欄又積極籌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新理念,引領新模式。
“建成后,將充分發揮橫欄花木產業資源聚集功能、華南地區花木一站式交易核心地功能,進一步豐富花木品類,創建更優質的交易、物流、研發環境。”橫欄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橫欄花木經濟的明天更為璀璨。
上一篇:320萬盆菊花綻放開封菊花文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