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走進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永康鎮黃圩村,薄殼山核桃林、梅花樹長勢喜人。村民代傳友正忙著除草,“我入股香梅山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去年分紅加務工掙了2萬多元。以前守著林子愁飯吃,現在林子成了‘綠色銀行’?!?/p>
黃圩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林長黃文輝介紹,村里依托香梅山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累計流轉集體林地3000畝,農戶以林地入股,享有49%的收益分成,還參與苗木種植、林下管護等工作獲得勞務報酬。目前,合作社吸引周邊農戶入股經營70余戶,帶動就業200余戶,存圃苗木10萬余株,總價值3000萬元,林下套種中藥材實現立體增收,形成“林業+中草藥+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30公里外的能仁鄉涼亭村,則是另一番景象。800畝山場上,薄殼山核桃與白茶高低錯落,嫩綠茶芽在樹蔭下舒展?!斑@叫‘以林養茶’,樹木遮陰保濕,提升白茶品質。”村黨支部書記、村級林長姜林軍說,通過“村集體管理+農戶入股”模式,村民以林地入股統一經營,目前已種植白茶200余畝。
“集體林改不是簡單分山到戶,而是讓生態資源循環增值,讓百姓共享‘綠色紅利’。”定遠縣林業發展中心主任吳三東介紹,定遠縣正以示范村建設為引領,通過典型帶動、經驗共享,推廣黃圩村、涼亭村先進經驗,加速深化集體林改進程,讓分散林地聚沙成塔,打通資源變資產的路徑,形成以點帶面的良好態勢。
在典型村的帶動下,三和集鎮練鋪村已學有成效,引入浙江安吉社會資本成立滁州烏云山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計劃流轉林地2000畝,現已完成流轉林地約500畝,采用林茶間作模式發展薄殼山核桃與白茶種植,同步規劃建設林茶產品深加工生產線,延伸產業鏈條。項目全部投產后,可提供百余個就業崗位。
目前,定遠縣集體林改示范面積約4500畝,2023年以來新增林地流轉面積逾4000畝,帶動上千農戶就業增收。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江西科學家破譯花櫚木“遺傳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