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生態環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強調:“生態環境投入不是無謂投入、無效投入,而是關系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投入。”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財政部門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持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支持力度,高質量推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典范城市建設。
強化財政資金爭取,注入環境治理“強勁動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支撐和保障作用,為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典范城市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和政策支持。在市級財政重點支持保障的基礎上,積極配合財政部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根據省財政支持投入方向,認真做好生態環保項目包裝、入庫工作。僅2022年就爭取到位生態環境專項資金3.63億元、一般債券資金2.31億元,成功申報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和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示范城市,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2億元,為高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資金保障。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達98.1%,25條市級河流水質全部達到優良等次,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青川縣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蒼溪縣創建為省級生態縣。
健全流域補償機制,激發水體保護“工作活力”。生態保護補償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手段。聚焦影響水質類別的關鍵因子和指標,針對性細化措施,推進重點任務落地落實。制定出臺東河西河流域水環境質量考核方案,以Ⅱ類水質為目標,實行月監測通報、年度考核。組織東河、西河涉及的三個縣每年分別籌集100萬元作為水質保證金,用于未完成目標扣罰;市級財政每年籌集200萬元專項用于東河、西河水質斷面考核激勵。2022年已下達考核激勵資金120萬元。2022年,全市主要河流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2個國、省控斷面(含3個省控趨勢斷面)水質優良率 100%,完成國、省水環境質量考核目標任務。東、西河考核斷面實現既定目標,達到Ⅱ類考核標準。
實施支出績效管理,匯聚財政資金“最佳效力”。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原則,在下達資金時同步下達績效目標考核任務,做到事前有績效;在執行過程中及時進行跟蹤,對績效差的項目按程序及時進行調整,做到事中有監督;項目完工驗收時對照績效目標任務逐項進行核實,檢驗績效目標是否全面完成,對績效完成差的扣減相應資金,做到事后有評價。2022年抽取3個生態環保項目交由第三方進行績效評價,對全市2021年中央和省級環保資金開展專項檢查,確保生態環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上一篇:生態宜居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