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枸杞產業藍皮書(2025)》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枸杞種植面積為159.27萬畝,其中甘肅69.34萬畝,占43.5%。2024年,全國枸杞干果產量29.96萬噸,其中甘肅為14.07萬噸,占比47%。
甘肅枸杞種植區域主要為河西走廊,此地區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宜枸杞生長,成為甘肅枸杞產業的優勢產區,其中以酒泉瓜州、玉門和白銀靖遠等地枸杞品質上優。
近年來,甘肅枸杞產量持續提升、產品品類持續增加,枸杞產業從傳統種植農業轉變為特色種植產業,并通過政府鼓勵農戶散發種植、招引企業承包種植、合作社流轉種植等模式,推動枸杞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枸杞種植收益大幅提高、產銷兩旺。
規模連片生產基地形成。目前,甘肅在酒泉市、白銀市等地已形成了較大的種植規模。酒泉市建成優質枸杞生產基地31.29萬畝,有萬畝枸杞專業鄉鎮11個、千畝集中連片示范基地38個、百畝連片標準化生產示范點370個。白銀市枸杞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靖遠縣興電灌區和景泰縣景電一、二期灌區。截至2024年底,全市栽培總面積達到30萬畝,已全部掛果,年產量5.9萬噸,年產值17.22億元。
地域品牌質量正在出圈。質量好、品相優、耐儲運,甘肅枸杞名氣逐漸打響。在此基礎上,酒泉、白銀等產區為鞏固拓展枸杞銷售渠道,紛紛申報地理標志認證、建立枸杞商標品牌。酒泉市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枸杞產品11個,“瓜州枸杞”“玉門枸杞”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瓜州枸杞品牌價值達到37.26億元,注冊枸杞品牌38個,12個品牌入選“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白銀市“黃河石林”牌枸杞獲得甘肅著名商標,摘取甘肅第二屆林果花卉展覽交易會金獎、第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
標準化技術推廣普及。甘肅枸杞產業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和品質提升,提高枸杞產量、品質。酒泉市引進枸杞新品種5個,與科研院校、企業開展枸杞良種培育與標準化栽培技術研究、功能物質提取與品質溯源體系建設、良種繁育和標準化栽培技術示范推廣,建設枸杞標準化栽培示范點2個。通過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助力“小紅果”升級為富民強市的“金豆子”。
銷售加工能力不斷增強。甘肅注重枸杞產品深加工和多元化開發,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目前,酒泉市已培育以枸杞產業為主的國家級、省級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培育枸杞分級、包裝、深加工企業60多家,建成枸杞專業交易市場2個,精深加工生產線10余條,生產有凍干枸杞、枸杞原漿、芽茶、養生酒、咖啡、花蜜等初深加工系列產品六大類20余種,加工轉化率超過30%。白銀市有枸杞加工企業79個,加工企業年產值1.9億元。
枸杞產業發展帶動了甘肅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包裝運輸、農資等相關行業的發展。酒泉市帶動了移民區9.7萬群眾增收致富,枸杞收入占到移民群眾人均純收入的60%以上。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山林有約,帶著鄉親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