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實施意見,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投資、設計、修復、管護等全過程,重點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以政府支出責任為主(包括責任人滅失、自然災害造成等)的生態保護修復。
意見提出,圍繞環京津生態過渡帶、壩上高原生態防護區、燕山-太行山生態涵養區、低平原生態修復區、沿海生態防護區五大生態功能分區,聚焦森林草原、河湖濕地、沙化土地、自然保護地等9個生態保護修復重點領域,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加快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和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建設。
意見明確,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主要采取自主投資、與政府合作、公益參與3種模式,按照科學設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合理制定生態保護修復方案、公開競爭引入生態保護修復主體、規范開展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實施、規范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產品市場化交易的5項工作程序,依照政府給予的空間置換、產權激勵、指標使用、碳匯交易、林木采伐、資源利用、財稅支持、金融扶持等9個方面支持政策,圍繞生態保護修復開展生態產品開發、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活動,依法依規對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進行全生命周期運營管護。
上一篇:黑龍江推進造林綠化落地上圖
下一篇:沈陽建立昆明斗南花卉東北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