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11月25日介紹,《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將于12月2日至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開。我國將在大會會場設立“中國館”,舉辦中國荒漠化防治主題展,開展系列邊會交流活動。據介紹,這是我國首次在境外對荒漠化防治和“三北”工程攻堅戰進行全面宣介。
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一周年,也是我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周年。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保護生態與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環。
一年多來,我國“三北”工程攻堅戰治理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中央投入資金320億元,啟動重點項目287個,安排建設任務1.09億畝,占全國總任務的75%。中央資金既支持綜合治理,又支持成果鞏固,并首次將沙化土地新造林管護納入中央資金支持范圍。國家林草局三北局局長劉冰表示,國家林草局牽頭組織相關省區開展聯防聯治,謀劃布局了10多個跨省區聯防聯治項目,統籌上風口和下風口、沙漠邊緣和腹地、沙源區和路徑區一體化保護修復。
劉冰:內蒙古、陜西、甘肅和寧夏啟動毛烏素沙地聯防聯治,四條“防風鎖邊林草帶”陸續開工。內蒙古阿拉善盟、寧夏中衛市、甘肅民勤縣在騰格里沙漠省界處攜手打造“工程固沙+人工種草”阻沙生態防線。六期規劃將“林草覆蓋率”作為評價工程建設的核心指標,引導各地適地適綠、以水定綠。在攻堅戰過程中,各地探索出央地合作、聯防聯治、以工代賑等新機制和光伏治沙、以路治沙等新模式,機械壓沙、智能種樹、無人機飛播等新裝備、新技術“亮相”攻堅現場。
同時,今年也是我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周年。自1994年簽署《公約》以來,我國積極參與全球荒漠化治理,推動《公約》建立履約審查委員會,制定戰略框架和實施目標。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黃采藝介紹,《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將于12月2日至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開。這是首次在中東地區舉辦締約方大會,《公約》秘書處和東道國沙特均對COP16寄予厚望。
黃采藝:大會主題為“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重點關注土地恢復、干旱韌性、可持續發展議程和以人為本的方法,將審議《公約2018—2030戰略框架》落實進展、《公約》秘書處核心預算,以及干旱、沙塵暴、土地權屬、草原和牧場等議題,促成通過研究2030年后土地退化恢復全球目標、將受影響國家范圍拓展到所有締約方、推動干旱議題取得實質性突破等30多項決議。
據了解,我國將在本次大會會場設立總面積608平方米的“中國館”,舉辦中國荒漠化防治主題展,主題為“跨世紀三北工程 新時代中國實踐”。“中國館”計劃于12月2日大會開幕當天開館,持續至13日大會結束。黃采藝表示,展覽分為“綠進沙退看中國”“綠色長城譜新篇”“地方實踐樹典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4個部分,為全球荒漠化治理積極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黃采藝:以圖文、視頻和實物等形式,以“三北”工程為主線展示中國荒漠化綜合治理成效和經驗,特別是展示在科學規劃、系統治理、產業融合、示范帶動、綠富同興等方面的經驗和案例,向世界傳遞中國防沙治沙的決心和行動。將從宏觀視角展示我國開展系統綜合治理的成效和舉措,從普通人視角講述治沙人故事,展示治沙過程中的“科技含量”。展望未來,我們將積極開展以“三北”工程建設為主體的荒漠化防治工作,認真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為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