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刺五加,渾身都是寶”。刺五加是黑龍江省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引領性較強的土特產,是黑龍江“九珍十八品”之一、“寒地龍藥”旗艦品種。
近年來,龍江森工集團大力發展以刺五加為代表的“一株藥”產業,聚焦定品種、擴規模、強加工、引合作、研新品“五位一體”發展路徑,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刺五加生產、加工、銷售基地,推動刺五加集約化、產業化、市場化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目前,龍江森工集團野生刺五加栽培面積達150萬畝,林下栽培基地面積達22.7萬畝,是黑龍江重點打造的“龍九味”中藥材品牌重要產區之一。利用林區氣候多樣、土壤肥沃的先天優勢,龍江森工集團建設了道地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和標準化種植基地。
在方正局公司陳家亮子經營所苗圃基地育種室內,1萬余公斤刺五加種子正蓋著“薄被”躺在空調房內“冬眠”。
“野生刺五加種子需要隔年才能發芽。現在人工模擬出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生長環境,能縮短半年時間。催芽的過程十分復雜,需要將種子水選、晾曬、風選、消毒、配比后裝進木箱,再經過4個月的高溫期和2個月的低溫期,待到第二年的5月份,種沙分離后移到戶外的育苗基地進行育苗。”苗圃技術員莫金忠介紹說。
在刺五加育種床上,清晰地標著種子們的“家長”,黃德凱是37—48號床的責任人。自打種子“入床”,他每天都要來到育種室為種子們“翻身”,兩三天還要澆一遍水。
近日,柴河局公司新興林場寒地龍藥育苗基地的刺五加苗,經過兩年的培育,已經到了收獲期。30余名干部職工忙碌在育苗基地里,將8.8畝、30萬株的刺五加苗按技術流程起苗。
目前,龍江森工林區建有這樣的刺五加育苗基地9個,育苗面積達2210畝,為龍江森工“一株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為做好資源區域性整合,龍江森工集團在方正林業局有限公司建成集中藥加工、提取、倉儲于一體,面積達5.2萬平方米的中藥產業加工園區,并成立了黑龍江方林藥業有限公司作為園區加工經營主體,在中藥材精深加工上持續發力。
走進位于方正局公司的中藥產業園,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刺五加香氣,耳邊傳來各種機器設備運作的協奏“交響曲”。
每年剛入冬季,各林業局公司一車車優質刺五加就運抵到這里。院子里,一堆堆的刺五加枝條,有的還沒處理,有的做了簡單的分揀。車間里,數十名工人聚精會神地在各自崗位上剁段、分級、運輸、粉碎、切片、烘干……
在刺五加飲片加工車間,切割好的刺五加片經由傳送帶輸送到一臺大型網帶式烘干機中,在里面經過兩個半小時的循環,干干爽爽的刺五加飲片就隨著傳送帶輸送出來。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改進的中藥飲片生產設備,包含了切片、分級、烘干等流程,可實現自動化流水線生產,日產量可達40噸。”方林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慶峰說。
張慶峰介紹,刺五加在送到車間切片前,已經過了液壓剁段的分等級處理,最后烘干完畢的成品,還將進行機器篩選,剔除破碎雜質及片形不好的產品,力求將品質最好、片形最優的刺五加送到全國客戶手中。而被篩選出來的輔料將會被打碎,用于刺五加膏等產品的制作。
為構建中醫藥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龍江森工集團成立了中藥材公司,首次實現了森工中藥材資源區域性整合。森工中藥材公司通過合作研發、加工等方式,將森工道地刺五加轉化為刺五加飲片、刺五加膏、刺五加片(OTC)、短梗五加飲料濃漿、刺五加口溶膜等高附加值產品。同時,森工中藥材公司還以野生刺五加采收為應用場景,開發基于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的道地藥材鑒真溯源系統,并與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完成數據對接,森工道地藥材已經實現“一人一地一藥一碼”。
從種植到加工,再到研發、生產、銷售,龍江森工集團聚焦中藥材精深加工,逐步實現了“從林區到臨床”的刺五加全鏈條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