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青海省林草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在西寧召開“保護與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會上發布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成果》《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祁連山區生態保護建設成效》《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攝影創作成果》,各媒體圍繞發布內容進行了提問,與會領導和專家分別從管理層面、技術層面和專業角度給予了解答。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及祁連山區生態保護建設成效》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植被生態質量提高,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恢復,水源涵養能力和水文徑流量明顯提升,空氣質量顯著提升,植被固定二氧化碳量和釋放氧氣量分別增加19.01%和20.34%。調查發現昆蟲新種14種,中國新記錄10種,青海新記錄228種,祁連山鳥類新記錄9種,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成果》顯示,2020年度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產品價值的核算結果為1009.08億元,其中物質產品類生態產品價值120.3億元,占生態產品價值的11.92%;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價864.93億元,占生態產品價值的85.71%;文化服務類生態產品價值9.96億元,占生態產品價值的0.99%。生物多樣性服務價值13.89億元,占生態產品價值的1.38%。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生態攝影創作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攝影創作成果豐碩,在國際國內生態攝影圈引起廣泛關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簽約攝影師在野生生物攝影師年賽(WPY)、俄羅斯“金龜攝影獎”等7個國際頂級的自然類攝影大賽中榮獲1個總冠軍、7個組冠軍、8個高度評價獎共16個獎項。先后有1200余幅(次)攝影作品獲得國際國內重大獎項。
發布會指出,青海省林草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將持續以國家公園高質量發展、高水平管理為目標,與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咨集團生態技術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加強合作,強化簽約攝影師隊伍建設,深化打造生態文化交流實踐平臺,站位全局、優勢互補,作出更多引領示范,提供更多支撐保障,為建設美麗新青海、打造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貢獻更多力量、作出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