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安徽省青陽縣聚焦“五大森林行動”,以林長制改革為抓手,以生態保護為核心,突出抓好造林綠化、森林防火、資源保護等重點工作穩步推進,不斷推進全縣林業高質量發展。
抓“健康森林”建設,增綠有效。一是大力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完成全縣人工造林3479.2畝,占市下達任務的116%,其中油茶造林528.6畝,占市下達任務的106%。結合植樹節,積極打造縣級林長示范林,參加義務植樹總人數10.7萬人,植樹總株數42.17萬株。二是穩步開展有害生物防治。對環九華山風景區松林綜合防治,完成11個疫情發生點,118個疫情小班,面積8978畝防治任務。朱備鎮率先無疫情,全縣疫情發生面積和疫點鄉鎮實現“雙下降”。
抓“平安森林”建設,護綠有效。一是抓好森林防滅火工作。縣森林防火指揮中心全面上線運行,實現林區24小時無死角監控,全縣林火監測覆蓋范圍達到95%以上。全縣共摸排登記重點區域335處,對全縣13支238人的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183名護林員和50名生態護林員隊伍進行了充實調整,森林防滅火能力進一步提升。二是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為。強化林業執法隊伍建設,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打擊毀林專項行動。查處毀壞林地案件4起,濫伐盜伐案件24起,違反森林防火法規案件10起,違法使用林地案件19起,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案件1起。處罰違法人員58人次,補種樹木1957株。
抓“碳匯森林”建設,管綠有效。一是積極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組織人員赴滁州市、南昌市考察學習建設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國儲林+”模式,成立全縣國儲林建設領導小組,緊密聯結城市綠化、森林康養等方面,實現產業提質、企業增效、群眾增收。二是合理規劃村莊綠化空間。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以省級森林村莊創建標準為導向,在房前屋后、廣場周邊等地見隙插綠、應綠盡綠,創建省級森林村莊5個。全縣共受理林木采伐申請431份,審批辦結431份,全縣共批準采伐林木43271.5立方米。
抓“金銀森林”建設,用綠有效。一是試行林地“占補平衡”。為緩解建設項目使用林地供需矛盾,協調推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協同發展,靠前謀劃全縣林地占補平衡工作。經縣政府第3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印發實施《青陽縣試行建設項目永久占用林地“占補平衡”管理實施方案》。二是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新增4家林業企業申報第九批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第八批省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與復審。開展竹產業初級加工網點生產經營情況調查,申報1家竹制品初級加工網點。
抓“活力森林”建設,活綠有效。一是優化林業營商環境。提升項目使用林地審批服務質效,建立正面林地審批綠色通道,積極服務企業。今年來,共報批林地32宗,面積約98.13公頃;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使用林地3宗,面積約0.26公頃。二是持續深化林業“放管服”改革。加強“互聯網+監管”和“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和政務服務“24小時預約辦”,受理568件,辦結568件,辦結率100%;加強信用林業建設,“雙公示”數據28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