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6屆33次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綠美廣州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和《綠美廣州五年行動計劃2023年工作要點》(下稱《工作要點》)。《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全市完成森林提質增綠100萬畝,其中優化提升森林質量90萬畝,新增城鄉造林綠化面積10萬畝,建設森林步道1000公里的建設目標。
《工作要點》明確了2023年的建設要點及具體目標,計劃完成森林提質增綠約23萬畝,建設森林步道300公里,重點啟動3個市級森林質量提升綜合示范片區建設。
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市將全力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建設以華南國家植物園為核心的“1+3+N”廣州城園融合體系,推動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萬物和諧的國家植物園體系。
廣州市將主動作為,堅持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相結合、植物園建設與城市發展相融合,全面優化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格局,構建全域覆蓋、功能互補、類型豐富、多元分布的城園融合體系。開展遷地保護示范區、專類植物展示園和生態科普宣教點建設,優化華南國家植物園周邊基礎設施與環境品質。通過與華南國家植物園共建科研基地,在引種保育、應用研究、示范推廣等多方面進行科研合作,推動加強廣州市科研攻關力量和人才隊伍建設,實現科研體系融合。
除了構建國家植物園體系,《行動計劃》還提出了實施綠化美化和生態建設“八大工程”。“八大工程”包括森林質量優化提升、城鄉一體綠美家園優化建設、保護地建設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培育、活力精品綠廊提升美化、古樹名木保護修復、現代惠民林業集聚發展、全民愛綠護綠植綠工程。
根據《行動計劃》,廣州將構建完善城市綠地體系,結合公園城市建設,適度增補城市公園,重點完善社區公園,提升城市綠地布局均衡性,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出行頻率的休閑游憩活動需求。到2027年,計劃建設社區公園、口袋公園等各類公園數量達到1500個以上,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提高到90%以上,優化提升公園服務設施。同時,廣州還將完善古樹名木保護體系建設,以“林長制”為抓手,搭建考核平臺,促進各區簽訂古樹名木管理和保護責任協議,落實古樹名木保護責任,并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古樹名木數字化動態監測。
《工作要點》則明確了2023年的工作任務,計劃完成森林提質增綠約23萬畝,其中優化提升森林質量20萬畝,新增造林綠化3萬畝,建設森林步道300公里。完善落實樹木保護專章制度、古樹名木保護體系,加強瀕危古樹名木搶救復壯技術,加強后備資源調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古樹公園、古樹鄉村6個。
在實施華南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工程方面,《工作要點》提出,要推動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在廣州落地落實。配合華南國家植物園開展園區總體規劃設計工作,開展環華南國家植物園基礎設施、周邊環境提升;編制《廣州市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城園融合體系“遷地保護示范區、專類植物展示園、生態科普宣教點”建設工作方案》,完成白云山示范區建設一期內容;加快人才引進,與華南國家植物園聯合申報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上一篇:“綠美廣東巾幗行動”進行中
下一篇:福建組織開展春季候鳥保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