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云南省“十四五”林草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林草產業年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一二三產結構比例調整到50:30:20,堅果種植面積4720萬畝,林下經濟經營和利用面積5500萬畝,森林康養基地200個,生態旅游休閑人次達1.1億人次。
《規劃》提出了堅果、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森林康養、觀賞苗木、木竹加工、林漿紙、林化工、草產業十大林草產業發展思路、目標和布局。將全省林草產業發展格局劃分為“一心、四帶、十群”,即以昆明林草產業服務中心為發展中心,推動發展楚雄—大理—臨滄—保山—德宏、普洱—西雙版納、紅河—文山和金沙江等4個產業帶,打造滇東北特色經濟林、滇西北特色經濟林、滇中木竹加工、楚雄核桃野生菌、滇西核桃、滇西沿邊木竹加工、滇西南澳洲堅果、普洱木竹加工林化工、西雙版納木竹加工和滇東南特色經濟林等10個產業集群。同時,按照產業向優勢區聚集的思路,規劃布局了25個重點產業園區和27個重點交易市場。
《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云南將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思路,依靠科技創新,政企聯動,推進“林草產業”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發展。特別要把以核桃、澳洲堅果為主的堅果產業作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產業和山區富民產業。大理、臨滄、楚雄、保山和昭通作為核桃產業發展重點區域,規劃布局34個重點縣(市、區),打造3個產業集聚區;臨滄、德宏、普洱、西雙版納和保山作為澳洲堅果發展重點區域,規劃布局18個重點縣(市、區),打造3個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實現堅果產業由“大”向“強”的轉變。
上一篇:書寫新疆天山東部林業發展新篇章
下一篇:江西萬載加強森林資源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