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地圖,在冀遼蒙交界之處,一彎碧綠撐起一道拱衛京津的生態屏障,這里就是河北省平泉市。平泉地處冀北燕山丘陵區,全境“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決定了其發展出路必然在山在林。
近年來,平泉市立足林業資源優勢,重點發展以山杏、果品和林下經濟等為主的生態特色產業,助力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基地帶動,規模化發展山杏產業
山杏產業是平泉市重點產業之一,按照“壯龍頭、拓市場、強管理、增效益、可持續”的原則,形成了“市場帶企業、企業牽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格局。
近年來,平泉市大力推進杏仁食品產業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市場化運作,通過基地帶動、市場拉動、龍頭牽動、旅游推動、科技驅動,山杏產業基地規模達67萬畝,年產杏核1.5萬噸、杏仁3000多噸,產業鏈產值約9.8億元。全市從事山杏種植經營的有3.1萬戶10萬人,帶動戶均年增收近2600元。目前,全市已建成以杏仁為加工原料的杏仁飲品和以杏核皮為主要加工原料的活性炭龍頭企業44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9家,吸納3800多人從事山杏生產經營活動,人均勞務收入4.9萬元。
平泉先后獲得中國山杏之鄉、中國活性炭之鄉、中國山杏產業示范區、國家平泉山杏產業示范園區、國家森林生態標志產品生產基地試點市等稱號,成為亞洲最大的山杏集散地,以山杏產業為代表的循環經濟模式在國內領先。“平泉杏仁”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商標。亞洲最大的杏仁加工企業——亞歐公司也坐落在此,年集散世界各地山杏杏核8萬噸。
根據平泉市《做大做強山杏產業實施意見》,到2030年,平泉市山杏基地規模將達70萬畝,實施山杏提質增效15萬畝,實現山杏產業總產值15億元以上。
龍頭帶動,果品產業提質增效
平泉是河北省山地蘋果重點發展區域之一。平泉市抓住有利政策時機,積極爭取林果相關建設項目和果品高質量發展項目,以市場為導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南果(抗寒果品)北設施(設施葡萄)、城鎮周邊時差果”的發展思路,建設“兩線三區”抗寒果品基地。
截至2020年底,平泉市已建干鮮果品基地40萬畝,其中,寒地蘋果面積達15萬畝,年產量20萬噸,“寒富”“國光”“塞外紅”“岳陽紅”“岳艷”等寒地蘋果品種在國內多個評選活動中獲獎。全市以青盛源農業發展公司、振邦農業發展公司、尚澤果業公司等龍頭企業為帶動,培養果品產業從苗木繁育、基地生產到加工銷售、貯藏增值等全產業鏈,形成技術支撐體系、品種選育繁育、創新產業發展新模式,推動寒地蘋果產業向擴規模、提質量、培標準、樹品牌、拓市場、強科技、引加工等方向發展。
林下經濟,探索多種發展模式
多年來,平泉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和農民自發相結合,形成了以林下采集、林下種植和生態旅游為主的三大林下經濟產業體系,探索出林藥、林菜、林草、林花、林禽等多種發展模式。全市林下經濟年產值8947萬元,吸納4萬多名勞動力,帶動從業者人均增收2000多元。
平泉市目前已規劃新增林下經濟產業面積321畝,培育全市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增長點;以亞歐公司為龍頭,帶動發展中藥材種植4500畝,建立中藥材示范基地3000畝,建立中藥材加工基地1處。通過多種媒體手段,加大對發展林下經濟技術、模式、意義及成功典型的宣傳力度,鼓勵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加大平泉林下經濟相關產品的推介力度,組織開展農超對接活動,拓寬銷售渠道。今后,平泉市還將在林禽、林草、林菜等發展模式中各選取2個基地或示范點進行重點培育,成立林下經濟產業協會,加強市場研究等。
上一篇:四川遂寧五舉措推動林業產業發展
下一篇:云南昌寧完成森林撫育1.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