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新疆特克斯縣禁牧圍欄工程,不僅改善了全縣草原生態環境和牧民基本生產條件,同時有效地遏制了草原退化的勢頭,實現草原資源可持續利用。
今年30多歲的夏力哈爾·那馬孜別克是特克斯縣特克斯鎮阿克塔斯村村民,從記事起就跟隨父親草原上放牧,他清晰地記得:以前牧民都是追逐水草傳統放牧方式。近年來雨水逐年減少,天然草場產草量降低,需要從外地購買草料,才能保住養殖的牛羊。
自2011年退牧還草工程實施后,夏力哈爾·那馬孜別克將自己承包的草原建設圍欄,將放牧場分為禁牧、休牧、劃區輪牧等多個區域,為養殖的牲畜飼草充足,既美了草原,又加快了傳統畜牧業的轉型升級。
夏力哈爾·那馬孜別克說:“禁牧以后房子跟前牛圈羊圈都蓋起來了,飼料也多,現在我們一只羊賣到1800元左右,一年的收入4-5萬元。” 如今在特克斯縣各牧區草原,牧民的生活生產方式有了質的轉變。2011年夏力哈爾·那馬孜別克一家從所在的阿克塔斯牧區搬遷到,水、路、電等基礎設施齊全的牧民定居點,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天然草原保護工程項目的實施,保證了飼草料的供應,牧民們結束過去靠天吃飯的歷史。黨和政府還對實施禁牧、休牧、輪牧草場進行補貼,有效的促進了草牧場植被的恢復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為特克斯縣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草畜牧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斷提高草原的生產力,促進牧區經濟發展。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特克斯縣天然草原保護工程項目的實施,累計總投入3573萬元,實施人工飼草料地建設3.6萬畝,退化草原補播改良9.39萬畝,人工種草修復治理6萬畝,草原毒害草治理3.83萬畝,圍欄建設15萬畝。 特克斯縣林草局草原站支部書記陳翔說:“通過輪牧和劃區,草場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們也繼續將加大禁牧劃區輪牧力度,對過牧造成的壓力進行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