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走進河南省淅川縣大石橋鄉清風嶺村大櫻桃園,一排排新修剪好的櫻桃樹樹形整齊,枝條疏密得當。“這是淅川縣林業局聘請的大櫻桃專家來指導我們修剪的,相信借力科技,果園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大櫻桃園負責人金子龍說。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荒山荒坡面積大,經濟林發展規模大。為調動林農發展林果產業積極性,淅川縣實施科技興林戰略,先后與中國林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北京林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開展合作,不定期聘請專家前來“傳經送寶”,以科技示范為突破口,破解林果業發展難題。
寺灣鎮大坪村核桃示范基地也是科技興林戰略的受益者。借助河南省林科院核桃“四優四化”科技推廣項目,基地栽植豫豐、哈特利等新品種80畝,進行核桃低產林改造,高接換優,高標準管理,當年就見到了成效,改變了當地群眾對核桃產業的傳統認識,示范帶動全縣核桃產業加速發展,已有800多貧困戶依靠種核桃實現脫貧。
淅川縣建立了覆蓋縣、鄉、村、組的4級林果服務網絡,開通便民服務熱線,創建林業服務信息平臺,發布林果管理信息。大力發展“互聯網+”電子商務,以“農村淘寶”、供銷e家和縣鄉村三級“眾創空間”為平臺,向社會招募村級服務站合伙人,攜手阿里巴巴、京東和“一扇門”等電商,開展電商扶貧培訓,打通林果商貿流通渠道,直接帶動285戶共計1130名貧困人口增收。
河南省林業局對口幫扶淅川,選派了20名科技干部分包到全縣15個鄉鎮,指導林果管理關鍵環節,組織技術咨詢、培訓和送科技下鄉活動,培訓縣、鄉、村、戶四級科技明白人,有效提升了全縣林果管理水平。
在林業科技的助力下,淅川縣林果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全縣發展以軟籽石榴等為主的林果33萬畝,其中16萬畝已掛果。山區群眾林果收入占總收入的40%以上,8000余人依靠林果產業實現精準脫貧。